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提升一线科学教育师资水平,培养高质量科学教师队伍,推动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现面向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征集论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1.契合主题,论文作者要注明选择的征文主题。
2.论文论点要有论据支撑,论据可以是科技教育教学经历、调查数据等,论据一般应为个人亲身经历的科技教育教学场景与调查活动,参考他人的应列出参考来源。
3.论文要体现教育属性,不能是单纯的教学设计,还要有设计目的、意图。
4.明确教学案例涉及的相关课程标准。
二、征文主题
1.一流科学教育专业建设
围绕推动高水平师范大学开设科学教育专业,建强科学教育专业,加强学科建设,优化师范类院校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等展开。
2.项目式学习(PBL)在科技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创新
关于PBL本土化理论思考、核心素养培养路径、跨学科项目设计、评价方式改革、教师角色转变、典型案例剖析等方面的实践成果。
3.大中小学贯通的科学教育体系构建
可涉及贯通式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与机制创新、课程与教学贯通、师资队伍贯通、评价与反馈贯通、资源与环境贯通等内容。
4.非正式科学教育
包括博物馆、科技馆/科学中心、天文馆、动物园、植物园等校外场域开展的各类科学教育活动的理论指导、实施路径及育人成效等。
5.科学教育国际比较研究
通过分析科学教育成就卓越的国家的政策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师培训机制,抽象出高效科学教育系统的共同特征,服务于改善我国科学教育实践。
6.区域科技教育优秀实践成果与模式探索
可围绕科学教育实验区和科学教育实验校等区域顶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评价体系创新、资源建设与整合、师资队伍建设、特色项目案例等内容。
三、征文对象
面向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包括中小学校(包括中等职业学校等)科学教师、校外教育机构科技辅导员、高校科研院所科学教育相关专业硕士生、博士生、研究人员,以及社会团体等单位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
四、征文要求
1.征文应切合主题,文字简明。采用的资料与数据翔实可靠,论证充分严谨,概念清晰准确,对教育实践有指导借鉴意义。科普短文、科技发明、科教制作和科技活动案例不在征文范围。
2.征文须以word文档报,正文字数4000~6000字,文稿内容组成应包括标题、摘要(300~500字)、关键词(3~5个)、正文、参考文献(参照国家标准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作者简介等。
3.每位作者每个征文主题限报送1篇文稿,每篇文稿的署名作者不得超过3人。
4.参加征文活动的作者文责自负,不得抄袭。论文连续引用不得超过200字,全文引用内容不得超过全文字数的五分之一,且所有引用部分须在参考文献部分标明。
五、组织方式
1.参与者将通过《中国科技教育》在线投稿系统(中国知网腾云采编平台)报送,请作者自行注册账号,报送网址为:https://kjjy.cbpt.cnki.net/WKA/WebPublication/index.aspx?mid=kjjy。投稿系统的作者信息,包括姓名、单位、联系方式等应与论文保持一致。
2.征文时间:2025年9月30日—2025年12月31日。
六、评审与奖励
本次论文征集活动将组织编委、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来稿进行评审。本次论文征集活动设优秀论文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获奖论文作者将获得电子版证书。其中,一等奖论文将刊载于《中国科技教育》杂志,并获取参加2026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年会免注册费资格。
七、特别说明
《中国科技教育》杂志社将于2025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年会期间(2025年10月17-20日,其中17日报到,20日离会),携手多家行业期刊杂志主编、资深编辑,在年会期间举办专场论文写作研修交流活动,搭建一个与期刊编辑部直接交流的平台,提供论文写作指导与投稿咨询,赋能一线科技教育工作者职业发展。
其中,参加2022年、2023年《中国科技教育》杂志社论文征集活动获得一等奖的老师,以及参加“2025年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课题遴选”获得立项的老师,活动报名费用将由杂志社承担。除研修交流活动外,参与者还可免费参加协会年会开幕式、主旨报告会、科学教育工作坊及专业考察与实践。
联 系 人: 黄锦华
联系电话:(010)62178764
请扫描二维码入群:

《中国科技教育》杂志社
2025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