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校本课程由学校组织开发,立足学校办学传统和目标,发挥特色教育教学资源优势,以多种课程形态服务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近年来,全国各地中小学都在构建校本课程,并努力实践。本期专题,我们邀请了一些学校,结合自己的案例,交流构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校本课程的特色与实践经验。
2025年04期 No.349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7K] - 唐瑞鹤;吕恺悦;吴越;王林;张彤;任志瑜;
北京市建华实验亦庄学校通过分析创新人才成长所需的核心经验要素,构建了“三级课程层级、四维实施路径、五类资源支撑”的贯通式科学教育体系,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本文通过课程案例分析与实践成效评估,提出未来科学教育应聚焦于构建连续性课程体系、强化实践育人功能及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为新时代基础教育阶段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路径。
2025年04期 No.349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7K] - 杜春燕;何继华;刘继忠;杨钦贞;张博雅;
<正>学校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背景与探索路径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拥有大批科技创新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科技、教育、人才强国的重要目标。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涉及智能科技、材料科学、航空航天、生命医药、大数据等各个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
2025年04期 No.349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1K] - 秦真科;
<正>项目背景2024年10月,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了我国首个国家空间科学规划《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规划梯次布局和论证实施国家空间科学任务,描绘了我国有望取得突破的5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其中,“时空涟漪”和“太空格物”2个主题都涉及到量子论和广义相对论的相关探索。
2025年04期 No.349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5K] - 张杰志;张瑜;
<正>2023年5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明确要求“学校要有专人负责,建立健全教师、社会专业人士以及家长等多方参与的校本课程开发机制”。全国各地中小学迅速响应,开发和编写了一批优质的校本课程,推动了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
2025年04期 No.349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5K]